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4-3296
- 国内刊号:13-1389/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
急性脑梗死药物治疗现状
唐运立;韦武;李青;韦妙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药物治疗, 现状
摘要: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在基层医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上药物品种繁多,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进展,使患者的致残率明显下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现结合文献就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报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1溶栓治疗1.1 溶栓治疗机制急性脑梗死发生后在缺血病灶区的周围有缺血半暗带,所谓缺血半暗带是其中脑的脑组织血液流量处于电衰竭与能量衰竭之间的区域.缺血半暗带内存在大量存活的神经元.缺血半暗带是动态的,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是否能挽救,主要看梗死后血流恢复时间,还有侧支循环的功能状况.急性脑梗死后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则缺血半暗带内的脑组织功能是可逆的,神经细胞可以恢复功能.如果急性脑梗死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液,随着梗死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不断的加重,缺血半暗带内存活的神经元不断减少,缺血半暗带不断缩小,临床上表现为病情加重,恢复差,所以脑梗死后应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血流,对减少脑梗死后的致残率非常重要.溶栓治疗是目前重要的恢复血液措施.这些措施要在一个时限内完成,即时间窗,超过时间窗恢复血液,半暗带的神经细胞坏死已不可逆,且增加出血风险.溶栓治疗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溶栓无效,血管不再通,再灌注损伤,并发出血.目前基层医院多采用静脉溶栓,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动脉溶栓.动脉溶栓再通率高,但往往被其需要更长的操作时间而抵消其优点.由于溶栓治疗有出血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风险,也要重视适应证,排除禁忌证,且必须有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