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往期目录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4-3296
- 国内刊号:13-1389/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可塑性机制及影响因素
黄纯海;万一;田志;张晶晶;田志良;张芳
关键词:脊髓损伤, 神经可塑性, 影响
摘要:脊髓损伤又简称 SCI,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神经损伤疾病,该病常会导致创伤部位组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进而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突是由分化较为成熟的神经细胞构成,其自发性再生能力较差,且一旦遭遇创伤就会使得损伤的神经组织难以恢复,因此,脊髓损伤后神经恢复及功能恢复是近些年来神经科学中的研究难点。随着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改变了对中枢神经原有的观点和看法,并认为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在遭遇损伤或者环境变迁时,会本能体现适应和调节的能力,借助未损伤的轴突及神经元发芽和遭遇创伤而丢失神经支配的组织重新搭建新的神经环路等方式来代替原有已经损伤的神经组织,这对恢复损伤部位的运动功能和感知功能有着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就是神经可塑性。然而,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到一定阶段,轴突的延长能力和再生能力都会受到生物生长规律的限制,因此,如何将未损伤的神经可塑性性能提高就成了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关键,现综述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