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首页>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674-3296
  • 国内刊号:13-1389/R
  • 出版周期: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年第20期

紫外线诱发皮肤癌的讨论

徐广琪

关键词:紫外线, 皮肤癌, 免疫
摘要:紫外光谱致癌作用强的部分是在波长290~320nm 的中波紫外线(UV-B),即晒伤的光谱范围。1紫外线致癌机制紫外线致癌作用机制大体包括:(1)紫外线对上皮细胞有瘤促发剂和增强剂2种作用。(2)紫外线可能消弱机体对变性的上皮细胞的免疫应答。白化病小鼠实验证明紫外线的致癌机制可能是固醇经化学转化成为胆固醇-5α、6α环氧化物之类的致癌物。多胺生物合成酶鸟氨酸脱羧酶的诱导可能是致癌过程中的一个必需步骤。长期暴露于紫外线导致 DNA 损伤。这种损伤的修复不全引起恶性转化。着色性干皮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此类患者皮肤癌极为常见,他们体内一种酶(紫外线核内酶缺乏而引起紫外线损伤的 DNA 修复不全。除了直接致癌作用外,紫外线还引起免疫抑制,以致瘤性皮肤细胞存活并生长。免疫抑制不仅对皮肤细胞产生影响,而且对经皮肤血管带到体表附近的细胞也有影响。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细胞毒作用的 T 细胞不能增殖。细胞毒性 T细胞增殖需要2个信号:与 I 区产物一起递呈的上皮细胞抗原和非特异性放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的产生。皮肤的Langerhans 细胞(LC)具有 Ia 标志,并引起递呈皮肤细胞抗原的作用。紫外线是 LC 数量减少或通过某种尚为明了的机制干扰其功能,因此损害了 LC 刺激抗原特异性 T 细胞增殖的能力。除了 LC 诱导的 IL1产生外,角质细胞也能产生一种 IL-1样的物质,叫做上皮细胞胸腺细胞激活因子(ETAF)。LC 处理抗原完成之后,ETAF 的产量看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随之发生的 T 细胞增值性应答的大小。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不仅损伤 LC 功能,而且减少 ETAF 的产生,并进一步阻碍刺激免疫 T细胞。虽然在某些实验条件下证实了 ETAF/ IL-1产生减少,但在另一些研究中,这些介质的产生事实上增加了。ETAF/ IL-1水平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紫外线的剂量和用作照射的光源不同。紫外线诱发的肿瘤能逃脱免疫损伤的另一个主要机制是抑制性 T 细胞的产生。小鼠实验表明,紫外线诱发的肿瘤移植到与肿瘤产生动物同系的正常小鼠时有80%不生长(退行性瘤),但有20%生长(进行性瘤)。虽然正常小鼠排斥移植的大多数紫外线诱发肿瘤,但那些初接受了亚致癌剂量的小鼠对肿瘤不再抵抗,而是允许移植的肿瘤进行性生长。